本网讯(文字:梁倩文 摄影:刘滢 编辑:庄婉宜) 2014年3月27日下午三点,金沙集团1862cc团学在广外南校区第一模拟法庭举办了一场关于外交官人文素养的讲座。主讲人是外交部高级外交官创新与实践委员会参赞、广东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储茂明。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文涛,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红霞,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秘书吴艳,金沙集团1862cc党委副书记卢海清出席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陈寒溪主持。
文化素养奠基石 学会尊重很重要
储茂明以一句“今天不说官话、客套话,我们来说说人话”,拉开了本次讲座的序幕。外交官,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与外侨、留学生打交道,因此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一方面要向外国人宣传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要了解外国文化,更好地实现沟通。他特别指出,在与外国人交流中,“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而是见到不同的人,提他们喜欢的话题。
储茂明从巴巴多斯到圣卢西亚工作,无论是当地的风俗习惯还是宗教信仰,都有所不同。面对这种差异性,更需要的是尊重。作为一个拥有共产主义信仰的无神论者,储茂明和他的虔诚的天主教朋友,不会因为信仰不同而有所隔阂。相反,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储茂明表示学到很多,也便于他更好开展外交工作。
举手投足间尽显外交风采
适应环境磨意志 沟通能力润滑剂
周恩来曾经形容外交队伍为“文装解放军”,强调要有解放军那样铁的纪律。而储茂明给我们讲了一个他在西藏遇到泥石流的故事。当时车在山上不能前行,储茂明下车侦察,沿着露出来的石头,确定车不能前行,于是做出“车返回,人跟着他走”的决定,最后顺利回到拉萨。同行的将军不由赞叹,“在如此突发情况下,作为一个外交官,竟有如此快速的反应。”
储茂明强调,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会讲故事,需要学会与当地大牌记者打交道。“中国人喜欢讲大道理,美国人喜欢讲故事,从而体现其中的道理”,前驻美大使周文重,决定在他的任期里走遍美国五十个州,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则表示希望跟随中国大使到外地采访。慢慢地,这个记者赢得了周文重的信任,后来又约他做了个人物采访,周文重欣然同意。杂志上热情洋溢的报道,改善了中国在外国的形象。
除此之外,沟通能力还需要学会幽默,赢得对方好感;懂点体育,例如英国板球、美式足球,拉进人与人的距离;会打桥牌,牌友之间的情谊,有利于开展工作。
储茂明跟观众分享“外交那些事儿”
应对自如莫慌张守时观念是素养
外交人员面对不同的人员,不同的提问,不同的场合,应对自如,是一种职业要求。储茂明表示曾接到加拿大人的抗议电话,表示不喜欢中国人打狗。“她英语中法语味很重,一边讲一边哭。虽然这不是我们管辖范围内的事情,但为了维护国家形象,你得安抚他们”,就这样,他们周旋了二十多分钟。
作为外交官,时间观念同样很重要。储茂明则做到“永远提前”。他表示,在加勒比海的黑人朋友,非常不守时。约好考察场地,一直等,对方却表示四点还没吃午饭。他在北京时,考虑到北京交通状况,常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
亲情关怀倍温暖礼宾细节勿忽视
2011年5月,一场大规模龙卷风袭击了美国密苏里州,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储茂明和其他外交人员立即到自然灾害现场,看看中国同胞有没有事。他记得当时一看到亚洲脸孔,就问是不是中国人。而美国警察经常惊叹,中国外交官比他们更早到。“中国在外国的派出机构,就应该把人员的安全、生命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外交为民”他总结道。
同时,储茂明从着装、语言、用餐等方面给我们讲了几个应注意的“小儿科”礼宾细节问题。例如,正式场合,衬衫一般是白色,领子不带扣,不能露袖;当别人问你选什么时,不能说随便;用餐时,餐巾只能檫嘴,不能用来擦鼻涕等等。
胡文涛给储茂明赠与纪念品
在自由提问环节中,对于观众提出的外交调研是更侧重情报性还是简单地描述、新闻发言人的注意事项、中美护照差别等问题,储茂明一一作出了回答。
广外新闻社记者提问
至此,人文大讲坛2014年第一讲之储茂明漫谈外交官的人文素养,在观众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讲座后合影留念